您好,欢迎访问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脑力不够?来点认知训练吧!

作者: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 日期:2018-11-20 字体: [小] [中] [大]

        认知功能障碍是许多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患者可以表现出明显的注意、记忆、问题解决、执行功能、冲动控制等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研究显示,通过系统性的认知康复训练,在提高患者认知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其他治疗的疗效。

图片9.png

        认知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策略的认知训练,提高或强化患者的认知功能,常见的有基于策略的训练(strategy-based training)和基于过程的训练(process-based training)两类。

        基于策略的训练主要通过教授患者一些外在的策略或方法来促进认知能力。例如,在记忆策略训练中,我们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或者面孔-人名记忆法教会患者练习记住一个人的名字。有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教会患者将一些需要做的事情记在纸上,帮助患者强化对这些事情的记忆。但是,基于策略的训练往往效应量较小,且训练维度多集中在记忆训练领域,特别是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有限。

        基于过程的训练主要借助常用的心理学测试任务,编制计算机化的训练,让患者不断地练习某种任务来提高相应的认知能力,如工作记忆、加工速度、执行功能等,最终强化患者的认知功能。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学经典的“双任务”范式,来训练患者的注意和记忆功能。

图片10.png

        比如在上图的认知训练界面中,我们告诉患者电脑屏幕上会呈现一系列数字和词语,要求患者尽可能地记住这些数字和词语,数字和词语呈现结束后,首先请患者输入刚刚呈现的所有数字之和,然后再请患者判断某个词语是否在刚刚呈现过。

图片11.png

        目前,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认知康复训练被认为是改善患者认知损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些疗效已经在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物质使用障碍患者中得到初步验证:接受认知康复训练的患者的认知功能较未接受系统性训练的患者有显著提高的同时,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以及增强自信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此外,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甲基苯丙胺(即“冰毒”的主要成分)成瘾的干预研究发现,在改善认知功能的同时,患者的冲动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精神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认知康复训练,可以进一步改善精神障碍的不良结局,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增强社会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