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当17岁的高中生小宇开始频繁听见有人在背后喊他名字,当23岁的设计师小林突然觉得同事们的笑声都藏着恶意,这些看似“敏感”的表现,其实是大脑发出的SOS信号——我们称之为精神分裂症前驱期。
这不是“古怪”,而是“求救”。
前驱期的核心表现,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认知与感知的“沙沙声”
并非听到清晰的命令或对话,而是隐约听见有人呼唤自己的名字,或看到视野边缘有不明阴影一闪而过,患者可能会描述“感觉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但又无法确切说明;感觉像在大雾中思考,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说话容易跑题或缺乏逻辑,让人感觉“交流起来有点费劲”;开始对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产生不合理的怀疑,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嘲笑或针对自己,但这种想法尚未根深蒂固。
2. 情感世界的“褪色”
曾经热爱的活动、关心的朋友再也激不起波澜,对周遭事物显得漠不关心;在轻松的场合感到紧张,在悲伤的时刻却发出不合时宜的笑声;频繁出现无法解释的焦虑、抑郁和易怒情绪。
3. 行为与社会的“退行”
拒绝聚会,长时间独自待在房间里,与家人交流也急剧减少;学业成绩一落千丈,工作效率大幅降低,无法完成既定任务;不再在乎个人形象和卫生,几天不洗澡、不换衣服也变得无所谓;出现一些重复、无目的或旁人无法理解的古怪行为。
这些症状是否严重到明显损害了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变化是持续存在(数周至数月)并且不断恶化,还是偶尔出现、很快好转?
如果我们看到了这些信号,该怎么办?
1. 停止指责,开始关怀:请不要说“你就是想太多”或“太懒了”。取而代之的是“我注意到你最近有些不同,好像很累,我很担心你,愿意和我聊聊吗?”
2. 引导而非强迫:鼓励他/她寻求专业帮助是最重要的一步。可以将其正常化:“我们一起去找个专家聊聊,就像心灵感冒了也需要看医生一样,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让你感觉好一些。”
3. 寻求专业评估:带他/她去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专业的医生会通过详细的访谈进行评估。
4. 陪伴与记录:耐心的陪伴是最好的支持。如果可以,悄悄记录下你观察到的行为变化和时间线,这能为医生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
心灵的“滤镜”失焦,并非不可逆转的损坏。前驱期是一个宝贵的干预窗口,是一个无声的求救信号。它需要我们放下偏见,用知识、耐心和爱去识别它,谈论它,面对它,是帮助我们关心的人重返清晰世界的第一步。
供稿:重症精神科 段燕燕
编辑:杨润
一审:封正敏
二审:李琳
三审:董青